兰网

指点兰州APP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新闻

当文溯阁遇上天一阁

书藏古今,港通天下,这是宁波人介绍宁波时最自豪的一句话。这其中的“书藏古今”便指的是天一阁。驻步在天一阁前,感受这座古老藏书楼的沧桑与瑰丽,回想它的前世今生,总会让人想起余秋雨的那篇《风雨天一阁》。而细读天一阁的历史,你会发现,天一阁与《四库全书》,与兰州文溯阁藏书馆,有着千丝万缕的牵缠。


坐落于兰州九州台的文溯阁《四库全书》藏书馆全景  图据新华社(资料照片)

天一阁力助《四库全书》编纂

《四库全书》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卷帙最为浩大的丛书,清乾隆皇帝亲任“总编辑”主持编纂耗时十年而成。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共收书3500种,79000多卷,36000册,总字数更是7亿(因各阁版本差异,种、卷、册、字数略有差异)。它基本上收录了上古至清初的重要文献,内容涉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所有领域,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文献集成。在编纂过程中,因清廷统治阶层需要,有部分典籍被删毁,但整体来说,《四库全书》成书延续了中华文脉,收录了众多孤本、善本典籍,堪称国之重宝。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7月,第一份《四库全书》正式“完工”,乾隆皇帝下旨,再缮六部,分别藏于全国各地。先抄好的四部分贮于紫禁城文渊阁、沈阳故宫文溯阁、圆明园文源阁、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北四阁”,此四阁所藏为“官藏”。后抄好的三部分贮于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和杭州文澜阁,“南三阁”,此三阁所藏主要供江南士子阅习

而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由于各种战乱和变故,现存的《四库全书》只剩三部半,即文渊阁藏本(目前收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馆)、文津阁藏本(收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文溯阁藏本(收藏于兰州九州台文溯阁藏书馆)和文澜阁藏本(只余半部,后根据其他藏本补齐后收藏于浙江图书馆)

天一阁与《四库全书》之间有着密切关系。早在乾隆下令编纂《四库全书》之初,为了支持《四库全书》的编纂,天一阁便慨然进呈638种阁藏书籍可以说,没有天一阁的贡献,《四库全书》即使成书,也将会失色不少。而在光绪年间及民国时期的补抄文澜阁《四库全书》工程中,天一阁更是提供了许多弥足珍贵的善本作为底本。即便说天一阁是“文澜阁《四库全书》得以完成的一大支柱”,也完全不为过。

2017年,《文澜阁四库全书》影印精装本入藏天一阁,这不仅是传统文化经典的回归,更是天一阁与《四库全书》因缘的延续


天一阁创始人范钦先生

文溯阁《四库全书》辗转落户兰州

目前藏于兰州的文溯阁《四库全书》,均为清内府写本,盛于特制的楠木书匣内。书册为软面包背装其封面,经部用绿绢史部用红绢、子部用青绢、集部用灰绢。《总目》《考证》用黄绢。纸张选用的是洁白坚韧的开化榜纸,工楷墨书,字体绢秀,每册的首尾二页铃有文溯阁宝和乾隆御览之宝玺印。

1966年,鉴于当时的国际形势,根据国家相关管理部门指示,文溯阁本《四库全书》(藏沈阳故宫)拨交甘肃省图书馆收藏。1966年10月抵甘后,曾在永登县鲁土司衙门和榆中县甘草店两地存藏40年之久。2001年甘肃省政府决定在兰州北山九州台新建“文溯阁《四库全书》藏书馆”,至2005年7月落成,文溯阁本《四库全书》入藏新馆。兰州文溯阁藏书馆从此成为黄河之滨最耀眼的文化圣地

坐落于兰州九州台的文溯阁《四库全书》藏书馆,继承了四库七阁的传统风格,为外二内三的园林式仿清建筑。朱墙环绕的文溯阁是一幢二层三楼的古典建筑,整座书阁屹立于开阔的山间平台上,俯瞰着喧嚣的市区,山下奔腾的黄河之水,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无尽沧桑与变迁……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杨恽

责任编辑:仇彬

兰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兰网”或在兰州晚报栏目下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兰州日报社和兰网所有。已经与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兰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兰网”并且不在兰州晚报栏目下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兰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兰网联系。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