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澜新闻网

观澜新闻APP
当前位置:首页 >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

兰州石化:拉动科技创新引擎 在新征程中破局前行

九月的兰州,秋意盎然,奔腾不息的黄河,伴随科技创新的强劲脉搏跳动着澎湃动力。

上半年新材料产量创历史新高,位居中国石油炼化企业第一;高端丁腈橡胶研发生产再次取得重大突破——一次性成功生产出高羧值丁腈橡胶,一举奠定丁腈橡胶“产品巨人”基础;碳五加氢石油树脂0号色产品比例大幅提升,解决国外长期对我国“卡脖子”问题;首次成功生产出茂金属极低密度聚乙烯,持续抢占高端市场;高压电缆料产品打破国外垄断……

兰州石化是国家“一五”期间重点项目,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家现代化炼化企业,被誉为新中国石油化工的摇篮。66年来,从炼出第一桶“争气油”,到攻克“三航两剂一重”技术难关; 从产出国产“第一胶”,到创建新中国石油化工工艺技术体系,兰州石化以科技创新书写着中国石油化工高质量发展的传奇。

在石化强国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68年前,兰州石化承载着几代人民族复兴的梦想,在党的领导下,开启了新中国工业化的进程。兰化人克服重重困难,依靠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在黄河滩涂上建立起一座现代化炼油厂和化学工业基地,生产出一批批炼油化工产品,填补了一项项国内技术空白,被誉为“共和国长子”和“新中国石油化工的摇篮”。

1958年9月18日,兰州炼油厂生产出新中国第一批汽油、柴油、煤油等6种成品油。

1959年,我国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经济出现严重的困难,油品出现短缺,尤其是军用油品进口受到国外封锁。当时,兰炼、兰化职工连肚子都吃不饱,兰炼7000多名职工中,有2000多人患浮肿病,1400多人患营养不良性肝炎。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兰炼工程师张皓若和胡菽兰经过艰苦攻关,在短短两个月时间里,研制出95号航空汽油。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航空汽油的历史。

1960年5月20日,兰化合成橡胶厂生产出新中国第一块合格的丁苯橡胶,被誉为国产“第一胶”,结束了中国人不能生产通用合成橡胶的历史。

至1963年12月,“三航三剂一重”(航空汽油、航空煤油、航空润滑油、炼油催化剂、石油添加剂、重质润滑油)在兰炼全部研制成功。到此,中国人民用“洋油”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截至今年8月底,66年来兰州石化加工原油30594.82万吨,生产乙烯1578.08万吨、合成橡胶431.37万吨,为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创新驱动 结出新硕果

面对国有企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兰州石化一方面加强前瞻性、战略性技术研究,统筹布局炼油、乙烯、聚烯烃、合成橡胶、催化剂、新能源等领域,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另一方面不断完善科技创新管理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一系列重点领域改革在公司先行先试。

今年以来,兰州石化新产品再度硕果盈枝:聚烯烃领域持续抢占高端市场,首次成功生产茂金属极低密度聚乙烯mPE1012牌号;生产出首批220kv高压电缆料产品CL2140P,打破国外产品垄断;橡胶领域转产丁腈橡胶NBR2805G等牌号落实落地,这一突破,为兰州石化打造丁腈橡胶“产品巨人”工程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新材料产品已覆盖医用聚烯烃、车用聚烯烃、茂金属聚烯烃等多个高精尖产业,以实力赢得了市场主动权。

科技创新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掌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关键所在。近年来,兰州石化构建以科技创新中心为圆心的“两横三纵”科技创新体系,对外与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头部企业等创新联合体结盟共建,对内与首席技术专家、专业管理部门、研究单位等互联互通,共同集智攻关、破解难题、突破瓶颈,推进科技创新向纵深发展。

一条条措施精准指向转型升级难点、堵点、痛点,成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芯”动力,兰州石化打造新质生产力的路径也愈来愈清晰:围绕生产难题和装置瓶颈,组建专家团队,开展科研攻关:碳五树脂原料脱硫难题及树脂产品质量攻关取得重大突破,成功解决丁腈硬胶NBR2707拉伸强度低的瓶颈问题,针对炼油污水深度处理装置双膜污堵严重、产水量显著下降问题,集智攻关、优化方案,淡水产量创历史新高。

碳五加氢石油树脂作为胶黏剂生产重要原料,一直受欧美、日本等供应数量限制和高昂价格影响,国内胶黏剂工厂很难扩大生产规模,我国热熔压敏胶产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因此,加强高端优质碳五石油加氢树脂开发迫在眉睫。

今年年初,兰州石化集科研骨干之力,对碳五加氢石油树脂质量提升实施攻关,全力开展技术创新和工艺优化,取得0号色产品比例大幅提升的重大突破。今年5月碳五加氢石油树脂装置共生产树脂产品618吨,且全部为0号色产品,这也是装置投产22年来第一次连续整月生产0号色产品,标志着石油树脂产品质量控制技术迈上新台阶,一举打破国外对我国长期“卡脖子”的难题。

用好人才 积蓄“新动能”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突出人尽其能,完善‘用才’机制,释放创新创效‘生产力’。”兰州石化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徐文学提出,要完善“院士领航”机制,完善“名师带高徒”机制,完善“揭榜挂帅”机制,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竞相迸发。

7月8日至17日,兰州石化持续发挥“院士领航”作用,进一步拓宽培训渠道,创新培养模式,举办高雄厚院士工作室双碳和新能源培训班,为高技能人才搭平台、优环境、促创新。还组织召开炼化转型升级关键技术研究等高层次研讨5场次,与兰州化工研究中心、兰州大学等单位和高校开展战略合作,确定了4个科研项目,开展对外技术交流9场次,不断完善“生聚理用”人才发展机制,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规律,持续完善管理和技术“双轮”职能。

近年来,兰州石化以人才资源优势集聚高质量发展强劲动能,成功应对国际油价震荡起伏、外部市场复杂多变、行业转型日趋紧迫等多重挑战,成功开发新产品新材料135个,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34项,申请发明专利66项,科技进步取得质的飞跃,有力地支撑了炼化产品产量、技经指标、经营业绩取得预期成效。

智能化、绿色低碳,再造兰州石化

“欢迎来到兰州石化,公司建设的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项目,共设计8个一级场景、22个二级场景和2个支撑场景。”7月17日,在公司数字化转型项目培训中,机器人全程授课,对数字化转型各场景功能及实际案例进行详细讲解。一级场景建设范围为全公司级,打破了专业管理的“部门墙”,变条块化管理为业务全景化分析、数据自动化流动和专业一体化协同;二级场景建设范围为重点装置、区域和设备,建立了业务的实时监控、预测预警、优化指导。 三年来,兰州石化公司完成数字化转型试点工程和榆林智能化工厂建设,局部实现“企业智能”,成为解决老企业发展难题的关键一招,达到了石化行业国际先进水平。数字化转型带来的巨大成效,正在业务发展、管理变革、技术赋能等方面逐渐显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稳步实现“双碳”目标,加快能源转型布局,是兰州石化深化改革与规划发展的一道必答题。

“绿色低碳发展是兰州石化的经营之道、生存之本,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兰州石化正加快推进双碳行动方案落地,尤其是在120万吨/年乙烯转型升级项目推进中,公司着力推进乙烯“三机”电驱、工艺装置部分电加热替代等提升电气化率及绿电消纳举措,让绿色成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最鲜明底色。

当前,兰州石化正在全力推进转型升级乙烯改造项目,该项目建成后加下游产业的发展相当于再造一个兰州石化,对于带动公司产业链迭代升级、价值链重塑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我们将主动担当,苦干实干,紧紧围绕‘再造兰州石化、再创企业辉煌’宏伟蓝图,调动一切资源、发动一切力量,以系统观念谋篇布局,以奋斗姿态勇毅前行,在新长征路上续写新辉煌。”徐文学说。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曾德华

(图片由兰州石化公司提供)

责任编辑:王旭伟

观澜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观澜新闻网”或在兰州晚报栏目下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兰州日报社和观澜新闻网所有。已经与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观澜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观澜新闻网”并且不在兰州晚报栏目下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观澜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观澜新闻网联系。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