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媒体报道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回民区等地“拍脑门”造绿,没有经过可行性研究或科学规划就盲目种植上百万株云杉,“手指种树”“木桶种树”等怪象频出。由于地方财政吃紧,无力按期支付绿化款,不仅绿化企业饱受其苦,很多树木也因管护乏力而大量死亡。
城市绿化本是改善生态、美化环境、服务群众的民生工程,但个别地方的一些领导干部,在城市绿化过程中,急于求成、好大喜功,脱离当地财政实力、自然环境等客观实际,违背科学规律“拍脑门”、不顾实际情况“瞎指挥”,把本是为群众服务的绿化工程,异化成了装点门面的政绩工程。
城市是人集中生活的地方,城市建设必须把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然而,在个别地方的一些领导干部眼中,唯“政绩”马首是瞻,城市管理已偏离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的轨道。在他们心中,贪图一时之绿,远比打造一城之绿更重要,因此才有粉墨登场又黯然退场的“木桶种树”;追求全覆盖之绿,远比科学规划植绿更重要,因此才有令人啼笑皆非的“手指种树”。
在此过程中,基层政府难辞其咎,但查看这些造绿工程的合同文本、了解其施工背景后,可以看出其中一些工程显然是当地全市范围内的“规定动作”。上级“拍脑门”,下级也跟着亦步亦趋,说到底还是扭曲的政绩观在作祟。正是这种扭曲的政绩观,使得乱象不断、怪象频出,导致绿化成果反酿问题苦果:政府负债累累、企业要债无门、云杉大量死亡……
城市管理要有长远眼光、全局意识,讲究方式方法,注重以人为本。目前,“拍脑门”造绿已成事实,如何妥善化解一系列后续矛盾问题是当务之急。而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还要进一步落实终身追责机制,倒逼重大决策不再“拍脑门”,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准确性,让领导干部不敢也不再为了追求政绩而胡作为、乱作为。
据新华网
责任编辑:仇彬
观澜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观澜新闻网”或在兰州晚报栏目下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兰州日报社和观澜新闻网所有。已经与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观澜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观澜新闻网”并且不在兰州晚报栏目下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观澜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观澜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