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网

指点兰州APP
当前位置:首页 > 一针见血

【一针见血】“超前点播”请少一些套路、多一些真诚

日前,就近期引发热议的视频点播机制,中国消费者协会发文回应:视频平台的VIP服务应依法合规、质价相符,少一些套路、多一些真诚。

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让“超前点播”再度引发热议?是因为近期热播的《扫黑风暴》,优质剧情吸引大量用户充值VIP会员,但舒适看剧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VIP会员之上,还有“逐集解锁”的“超前点播”。消费者吐槽自己的会员“提前看”权益严重缩水,上海市消保委也于近日发声,认为视频平台漠视消费者选择权。对此,人民日报评论说:企业想追求更好的收益本无可非议,但绝不能建立在损害用户合法权益的基础上。一味“朝钱”看,无视消费者感受,最终只会透支用户信任。少一些套路、多一些真诚,把用户的权益和体验放在优先位置,平台的发展才能“超前”。当然,人民日报不是第一次发声。两年前,人民日报官微发表“人民锐评”,批评视频网站此举“吃相难看”,这种超前点播是视频网站在制造焦虑诱发用户消费。同时直言这种运作“套路”实际上是“涸泽而渔、焚林而猎”。

所谓“超前点播”,其实早已存在。它是部分在线视频平台针对VIP用户推出的一项付费服务,VIP用户通过支付费用,提前解锁观看未播剧情。按道理讲,视频网站提供优质内容,用户买单,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视频网站的大量优质内容背后,是大量资金投入,没有资金就没有优质内容。视频网站要想生存下去并获取回报,寻求除了广告之外的收费模式是关键,尤其是对于在内容版权方面,需要更多的商业模式来形成更加良性的互动。但收费模式创新总要有个度,用户的权益更需要尊重。2020年1月,有消费者购买了一个视频网站会员后发现,收看某剧还需要再额外付单集3元的“超前点播”费用。该消费者遂将视频网站起诉至北京互联网法院,法院一审判定视频网站败诉,其超前点播的行为构成违约。而视频网站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最终的结果是终审法院维持原判,播放平台败诉。需要指出的是,在这次的判决中,视频网站的错在于“单方擅改合同侵犯用户权益”而非“推出‘超前点播’模式”。法院对于“超前点播”模式本身并未否定,这也就意味着这样的收费模式将会延续存在。

付费收看没有原罪,价高者得更多也没有错,但一切需要规则明晰。培养付费习惯也好,推出定制服务也罢,都不能以稀释会员原有权益为代价。既要提升内容付费的门槛,又要顾及消费者的利益,获得理解,就必须进一步完善会员制度,为消费者提供更为多样和自由的选择。一味想着收割用户,这样的生意是做不长久的,消费者也是会用脚投票。针对此次风波,有视频网站表示,会尽快调整解锁规则,支持用户选集解锁,在保障消费者权益的同时,让用户享受到更具个性化的追剧体验。

双赢,是最好的结果。

小马飞刀

责任编辑:骆陇霞

兰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兰网”或在兰州晚报栏目下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兰州日报社和兰网所有。已经与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兰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兰网”并且不在兰州晚报栏目下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兰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兰网联系。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