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网

指点兰州APP
当前位置:首页 > 主流声音

莫让电子烟“围猎”年轻人

数据显示,我国使用电子烟的人数约为1035万,其中年轻人使用比例相对较高。比例最高的为15~24岁年龄组,占比1.5%。那么,电子烟究竟对人体是否有害?

《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2020》指出,有充分证据表明电子烟是不安全的,会对健康产生危害。研究结果表明,电子烟调味剂加热后可产生有害物质,各种口味或品牌电子烟均具有细胞毒性。此外,世界卫生组织明确表示,电子烟还存在设备泄漏等风险,甚至会因其失火和爆炸对人造成烧伤等严重伤害。

可以说,使用电子烟百害而无一利。黑心商家鼓吹“电子烟无害论”,还将吸电子烟的行为包装得很时尚,误导年轻人竞相跟风,以为吸了电子烟才酷炫,一步步诱使他们陷入精心设计的圈套。年轻人缺乏判断力和社会经验,在这样实力悬殊的较量中,他们才是最终的受害者。

当前,全球已有42个国家和地区禁止或者限制在公共场所使用电子烟,为大众澄清了对电子烟的模糊认识。虽然我国已明确规定线下门店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电商平台也不得向大众售卖电子烟,然而线上搜索“戒烟神器”“雾化棒”等词汇,依旧能关联到电子烟的购买链接,市面上甚至存在电子烟代购、私营户倒卖等方式。因此要改变电子烟大行其道的现状,推动控烟进程,加快国家层面的立法步伐迫在眉睫。

此外,“电子烟亚文化”的肆意发展,已逐渐演变为一种社会性问题。因此使年轻人免受电子烟“围猎”,更需要多方合力。对电子烟明确说“不”,不让电子烟野蛮生长,不给“电子烟亚文化”肆意发展的空间,我们必须行动起来了!据人民网

责任编辑:程培培

兰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兰网”或在兰州晚报栏目下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兰州日报社和兰网所有。已经与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兰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兰网”并且不在兰州晚报栏目下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兰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兰网联系。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