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澜新闻网

观澜新闻APP
当前位置:首页 > 甘肃新闻

【甘快看】绿满陇原•奇迹三北 | 礼县:荒山披绿装 静待油橄榄变“金果”

中新网甘肃新闻6月23日电  仲夏时节,陇南市礼县雷坝镇的山野间,微风轻拂,一行行油橄榄树苗已深深扎根在褐色的土壤之中,舒展青翠。曾经光秃的荒山,如今披上绿装,焕发生机,静待未来结出致富的“金果”。

“以前这山梁梁上除了石头野草,啥都活不了。如今,倒长上宝贝了!”站在半山腰上,礼县雷坝镇坪头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负责人陈彦军感叹道。短短两年间,他所在的合作社已推动两千余亩荒山披上油橄榄的绿装。

两年前,陈彦军压根不信荒山能种活油橄榄,还能卖钱致富。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参加县里的培训会,专家的话让他心里有了底:“咱这儿的土壤、气候正合适!”并在实地看到试种地里挂果的油橄榄树后,他这才下定决心。

“种!”陈彦军认准了油橄榄经济效益高。“虽说挂果得等三五年,但政府扶持力度大啊!树苗免费发,每亩地补贴600元,往后每年管护还有补贴。今年天旱,刚愁上心头,政府的抗旱浇水补贴就发下来了,真是解了燃眉之急。”

礼县雷坝镇群众对油橄榄精心管护。礼县委宣传部供图

干劲被点燃的陈彦军,成了市县培训会、展览会的常客。一次参观完先进种植基地后,他回来就购置了一架农用无人机。

“省时省力,更省钱!”陈彦军指着空中作业的无人机,算了一笔账:过去靠人工背苗上山,费时费力,而且还容易损坏包裹树苗的营养土,导致树根破损。现在,无人机运苗,人工只管栽,成活率噌噌涨,综合成本降了快四成!

自打两年前从新疆回来,坪头村村民陈所财就再也没动过外出打工的念头。“家门口就能把钱挣了,比在外头飘着可强多了!”更让他心里踏实的是,昔日的荒山成了“绿色银行”,“栽下一棵油橄榄,就是给子孙后代存下一笔绿色财富啊!”

为了让油橄榄在这片曾经的荒山上扎根,礼县绘就了清晰的产业蓝图:以“产业富县、农民增收”战略为引领,依托种植补贴、基地建设等扶持政策,科学规划、梯次推进。目前全县油橄榄种植面积已达3.6万亩,这仅仅只是起点。未来将持续扩大规模,今年下半年就计划新增栽植6130亩。

礼县油橄榄种植示范园。

点点新绿,染翠了礼县的山梁沟壑;棵棵油橄榄,承载着乡亲们的致富希望。从“石头野草”到“绿色银行”,这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振兴之路,正越走越宽。静待油橄榄挂满枝头,荒山结出“金果”,礼县乡村振兴的画卷也将增添更亮丽的色彩。

蔺淇 吕育琦

责任编辑:黄璐

观澜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观澜新闻网”或在兰州晚报栏目下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兰州日报社和观澜新闻网所有。已经与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观澜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观澜新闻网”并且不在兰州晚报栏目下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观澜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观澜新闻网联系。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