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澜新闻网

观澜新闻APP
当前位置:首页 > 甘肃新闻

【甘快看】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雪域高原焕新貌:牧区小村庄转型旅游标杆村

新华社兰州9月4日电  9月的俄合拉村秋风渐起,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逐渐散去,只留下大朵大朵的白云和绵延起伏的草原,黑色的牦牛、棕色的骏马散落其中。小溪蜿蜒,流过这个只有200来人口的村庄。

  9月2日拍摄的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俄合拉村(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胥冰洁 摄

俄合拉,意为白顶子山,藏语意为“神的留白地”,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首府合作市区向东约13公里处,地处美仁大草原腹地,草场面积1.4万余亩。

如今,这个原本以畜牧业为主的传统藏族村落,成为远近知名的旅游标杆村。这一切来之不易。

“最难的是村民思想观念的转变。”俄合拉村所属的佐盖曼玛镇党委副书记魏黎明说,发展旅游首先需要拆除村民房前的牛羊圈修建民宿,世代靠畜牧为生的村民很难相信旅游可以致富。

  这是9月2日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俄合拉村拍摄的由藏式民居改造的民宿。新华社记者 胥冰洁 摄

2015年起,俄合拉村在村外建设养殖圈舍,推广舍饲养殖,人畜混居的生产生活方式逐渐改变。2019年起,当地政府投入4000多万元改善村内基础设施,将俄合拉村打造成集游客服务中心、马队驿站、藏式民宿、酒吧等于一体的度假村落。

一间间以白墙木梯为特色的藏式精品民宿建了起来,慕名而来的游客不断增多。近3年,俄合拉村接待游客10万多人,村民累计分红135万元,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年前的不足1万元增长到2023年的2.8万元。“尽管旺季精品民宿价格较高,但今年仍然供不应求。现在能通过互联网平台订房,许多游客都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城市。”魏黎明说。

曾在国内外多地游历、经商的智华加木措回到故乡,通过自己投入和政府小额贷款政策扶持,将家里的藏式民居改造成了藏式庄园民宿。通过第三方专业机构管理,他每年能够收入36万元。村民周加克今年也结束了外出打工的生活,投入100多万元把自家装修一新,改成两层6间房的民宿。他说:“大家开民宿都挣钱了,我也想自己干,相信旅游会越来越好。”

  9月2日,在俄合拉村佐央之家民宿中,工作人员忙着整理床铺。新华社记者 胥冰洁 摄

随着乡村旅游不断发展,更多的农牧民开始主动转型,俄合拉村也在规划着通过新一轮文旅融合发展,为游客提供更深入的体验。

草原不言,溪水静流,在乡村振兴新图景中,俄合拉村已经焕然一新。

记者王靖云、李力可、胥冰洁

责任编辑:车丹清

观澜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观澜新闻网”或在兰州晚报栏目下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兰州日报社和观澜新闻网所有。已经与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观澜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观澜新闻网”并且不在兰州晚报栏目下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观澜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观澜新闻网联系。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