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网

指点兰州APP
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

【主流声音】别让异化的家委会把孩子带偏

一个是有位自称是安徽铜陵某中学家长代表的网民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留言,质疑该中学某班收取每人2000元、共计8万余元班费的合理性。据铜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要求市教体局办理的回复称,班级每人收费2000元情况属实;该费用由家委会征得全体家长同意,代收代支,主要用于教材缴费、学习及活动开支等;此项费用收支均不经过班主任及任课教师。还有一个是柳州某学校一个家长群被曝出要求家长凑钱给老师购买兰蔻礼盒,其中一名家长表示不参加,随后被逼退群。9月6日,广西柳州市教育局发布公开信,呼吁全市家长主动抵制请客送礼歪风,拒绝“变相行贿”违规行为,让家委会真正成为家校沟通的桥梁,协同育人的纽带。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待这样的新闻。说句实话,这几年,类似的新闻不少。不客气地讲,许多时候,家委会已经被异化了,已经偏离了建立时的初衷。家委会形式最早引进于欧洲,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学校与家庭、社区在学生教育工作中的沟通与配合,营造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便于家长对学校工作的了解、理解和监督,增强学校工作的透明度,确保各种教育渠道的畅通和各种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在我国,成立家委会,是教育部在2012年就提出的要求。《教育部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指出,要把家长委员会作为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的重要内容。因此,各中小学、幼儿园都纷纷成立家委会,完成上级部门布置的建设任务。但是现在变成了什么,变成了一些人把持的乌烟瘴气的小团体,甚至沦为利益交换的场所。这不光会让很多家长深恶痛绝,也有可能害了老师。别的不讲,就拿安徽铜陵这事来讲,什么叫全体家长同意,有一种同意叫“被同意”,叫敢怒不敢言,要不然为什么有人去举报呢。

几年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4名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0.3%的受访家长表示家委会给自己带来了一些困扰。其中,52.5%的受访家长担心评优奖励等机会更容易偏向家委会的孩子;48.4%的受访家长指出家长之间相互攀比,家委会变“名利场”;26.4%的家长认为,家委会变成班级的义工,处理各种琐碎事务。现在看来,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好转。可以说,家委会中存在的乱象问题已经成为新的教育问题,是要认真去管一管的。今年年初,杭州滨江区教育局试行的《中小学、幼儿园家委会公约》就规定,不为学生集体征订教辅资料,不越界干涉正常教育教学活动和学校内部管理,不组织举办各种形式的谢师宴,每学期最多预收每生100元班费等等,可以说是在及时纠偏。

小马飞刀最后想说的是,决不能把社会上那一套功利的东西“搬”到家委会去,别把我们的孩子带偏。


责任编辑:程培培

兰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兰网”或在兰州晚报栏目下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兰州日报社和兰网所有。已经与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兰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兰网”并且不在兰州晚报栏目下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兰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兰网联系。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