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网

指点兰州APP
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

【焦点评说】互联网时代 不能让老年人成为“数字难民”

日前一条关于“不会扫码的‘离线’老人”的短视频引发网友热议。从视频中可以看到,上海的一位老人乘公交时,因为不会用手机扫车上的场所码而犯了难。其间,司机说:“快点弄啊,人家都等你了。”其他乘客说:“老人可以用身份证或者离线码的。”将近两分钟后,老人还是没能成功扫码,他下车时说“不耽误大家了”,最后,公交车的门关了起来。

有个词叫数字鸿沟,指的是在数字化进程中,不同地区、行业、人员年龄之间,由于对信息、网络技术的拥有程度、应用程度以及创新能力的差别而造成的信息落差及趋势。这个词本来是个很生僻的学术用语,但现在却日益成为人们的现实担忧。这一点,在老年人这个群体特别明显。买东西,不会用手机支付,人家还不收现金;上医院,不知如何预约挂号,现场挂号人又太多;出门乘车,无法出示健康码,遭到司机和乘客的不解;到餐馆,需要自助扫码点餐,字太小根本看不清……身处数字时代,老年人变得越来越无所适从。

小马飞刀以为,关注老年人的数字鸿沟问题,与我们每一个人有关。因为终有一天我们都会老去,而科技是在不断进步与发展的,大多数人可能会因老去而对新技术感到陌生,会在新的数字鸿沟前望而却步,感到无助。不客气地讲,今天的不少数字技术,操作繁琐、逻辑复杂,年轻人作为“互联网原住民”都需要摸索一阵,更何况老年人?关注老年人的数字困境,其实就是关注我们日后自身的困境。在社会数字化转型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如何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让他们得到更多的数字红利,就需要政府、社会以及家庭等层面要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细心,多一点关心。如今,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已超2.5亿,而60岁及以上网民只有0.6亿,还有近2亿的老年人没能搭上信息快车。在互联网深刻地嵌入日常生活的今天,让智能化技术与老龄化社会相协调相适应是当下的课题,也是长期的任务。2020年11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的通知》,推动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通知明确,通过保留传统的服务方式、开展适老化改造专项行动、建立解决老年人数字鸿沟问题的长效机制等多种举措,让老年人更好地共享信息化发展成果。

数字社会,不能让一个人落下,更何况庞大的老年群体。这不是一笔简单的投入产出账,不存在划算不划算问题,而是社会的温度与文明的态度,将激励着所有人以更乐观积极的态度拥抱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一方面,要加快技术进步。正如爱因斯坦所主张的“如果你不能简单说清楚,就是你没完全明白”,指的就是技术若不能化繁为简,就还存在着巨大的提升空间。另一方面,公共政策制定应积极主动“适老化”,公共服务要给老年群体“量身定做”,实现服务精准化,简单且易推行,充分体现出公共服务的包容性,让公共政策充满关怀老年群体的善意与温度。

这些事现在不做,谁都会成为下一个“数字难民”。

小马飞刀

责任编辑:

兰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兰网”或在兰州晚报栏目下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兰州日报社和兰网所有。已经与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兰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兰网”并且不在兰州晚报栏目下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兰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兰网联系。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