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网

指点兰州APP
当前位置:首页 > 一针见血

还孩子们一个绿色网络空间

为切实加强网络直播行业规范,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中央文明办、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日前发布《关于规范网络直播打赏 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意见》,提出:禁止未成年人参与直播打赏;严控未成年人从事主播,不得为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网络主播服务、优化升级“青少年模式”、建立未成年人专属客服团队、加强网络素养教育等工作举措。

其实这些措施或者说要求以前都有,只不过效果不佳。此次出台的《意见》最大的亮点是明确提出“发现网站平台违反相关要求,从严从重采取暂停打赏功能、关停直播业务等措施”“对于违规为未成年用户提供打赏服务的网站平台,以及明知用户为未成年人仍诱导打赏的经纪机构和网络主播,从严采取处置措施”。

随着网络直播的异军突起,“打赏”成了网络直播一项不可或缺的“标配”,是直播平台盈利的重要方式之一。按说,给网络直播必要的“打赏”,既是粉丝对网络直播内容的一种认可,又是一些网络直播主播获取必要经济收入的一种保障。小马飞刀以为,只要是合规合法的“打赏”,这也无可厚非。但是,据相关统计,每10个直播用户中,就有一个是未成年人,一掷千金甚至万金重赏主播的事件频频发生,其中很多未成年人的打赏行为都未得到监护人的同意,由此引发了一起又一起维权纠纷。还有就是网络直播、短视频越来越获得部分未成年人及家长的青睐,许多孩子纷纷加入“直播大军”,拥有成百上千万粉丝的“小网红”不乏其人。甚至还产生了一个新词:啃小族,说的就是一些家长把孩子当成了挣钱的工具。对于这个问题,公众怎么看?“玩直播应该限制年龄吗?”人民日报官微在2020年的专题调查中这样发问。调查结果显示,近70万参与网友中,超过95%的人认为“应该限制”,看来绝大多数人并不糊涂。

直播乱象频出、屡禁不止,无非是利益使然。平台经济中,平台经营者本身就是“运动员”,如果对打赏规则及利益分成制度进行纠偏,单靠平台的自觉显然不够现实。只有真正触动平台方的“利益蛋糕”,才能倒逼其重视并加强直播管理,制度规范才可能落地到位。严管直播平台乱象,并不是要将这个新兴的销售模式打死摁灭,行业野蛮生长的最后只能是没落,只有规范市场有序经营,才是行业长久发展的保证。绝不能让他们数钱时乐哈哈,处罚问责时责任撇得干干净净。只有提升对主播、平台违法行径的惩戒力度,从平台运营的体制、机制入手,致力于净化滋生乱象的“土壤”,以法律树威立风,乱象才会越来越少。

规矩已经定好,接下来就是执行了。希望该《意见》能尽快落地实施,为青少年营造清朗、健康的成长环境。

小马飞刀

责任编辑:

兰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兰网”或在兰州晚报栏目下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兰州日报社和兰网所有。已经与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兰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兰网”并且不在兰州晚报栏目下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兰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兰网联系。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