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网

指点兰州APP
当前位置:首页 > 甘肃新闻

王银吉一家的治沙故事

夏日的腾格里沙漠,烈日炙烤着沙丘。沙漠旁的一排砖房下,王银吉正忙着整理从沙地修剪来的枝条。今年52岁的王银吉,是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长城乡红水村村民。

武威市荒漠化和沙漠化土地面积分别占国土面积的65.5%、45.9%,是全国荒漠化、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大风一起不见天,沙骑墙头驴上房;一茬庄稼种三遍,大风绝收小风歉”,这是当地的真实写照。

1999年,王银吉30岁。又一场风沙过后,他望着满地狼藉陷入沉思,一心想着赚钱养家,而家都快没了。王银吉暗下决心:决不让沙漠埋掉家。

就这样,王银吉和父亲王天昌简单收拾行囊,向着腾格里沙漠挺进。

然而,在沙漠里种树“难于上青天”。短短几个月后,王银吉栽种的第一批几十亩树苗尽数“夭折”,被吹倒的、被拔起的、被晒死的……他站在沙丘上徘徊良久,“心里确实有点低落。”王银吉回忆说。

很快,王银吉又燃起了信心,“不治沙日子没法过!”他潜心观察流沙和风向,寻找适宜种植的坡面,一遍遍找问题,一遍遍实践。

第二年,植被成活率提高到70%以上,王银吉成功治理了四五十亩沙地。

“他倔得很,想干的事就一定要干,谁劝都没用。”王银吉的妻子金玉秀摊手说道。

武威降水量少,蒸发量大,种树光靠雨水浇灌显然是不够的。王银吉卖掉了家里的牛羊,买了两只骆驼。两只骆驼每趟能驮800斤水,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灌溉难题。

仅靠骆驼驮水,远不能满足植物的需水量。王银吉又借了些钱,在林业部门的支持下,修了条治沙路。他笑着说:“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我运输机械和麦草,全靠这条路。”

每逢春季,七八级的大风最让王银吉头疼,怕树苗承受不住。他借鉴了压草方格的经验,把沙丘牢牢地“稳”住了。慢慢地,小树苗的成活率越来越高,沙丘一点点绿了起来。

2006年,为了方便巡护和节省时间,王银吉索性在沙漠上挖了个地窝。他带着一家老小、背着锅碗瓢盆就住了进去。一家人点着煤油灯,吃着混着沙子的食物,白天种树,晚上巡护,一住就是8年。

沙漠里风大,地窝子住着不安全。2013年,王银吉用所得的捐款在沙漠边上盖起了现在居住的砖房。生活上的难题解决了,压在王银吉心上的石头就落下了。

金玉秀说,沙漠里的活儿是永远干不完的。这些年来,治沙、护林就是这家人生活的全部内容。

父亲王天昌从治沙第一天起就同儿子并肩作战。种树、压沙、巡护……他一样都没少干。过了22年风餐露宿的生活,王天昌患上了风湿、青光眼等疾病,甚至还因为恶性肿瘤切除了全胃,如今连吃饭都变得很困难。王银吉的母亲李兰英是家里的后勤保障,一日三餐和琐碎家务全得靠她。

“沙护住就对了,没有考虑过自己。要是我们老了,就让大儿子来守,反正要一直守下去。”王银吉夫妇眼里噙着泪水。

“治住了沙坡头,不让黄沙走。决不让黄沙上墙头,后代们有盼头。”78岁的王天昌坐在砖房前拉着三弦,轻声哼唱原创的《治沙歌》。王银吉和妻子站在一侧微笑着注视。

王银吉一家用22年时间,义务治沙造林近8000亩,栽种乔灌木700余万株,在腾格里沙漠南缘筑起一道“绿色长城”。

(本报记者宋喜群王冰雅本报通讯员巩妍)

责任编辑:仲玉琦

兰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兰网”或在兰州晚报栏目下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兰州日报社和兰网所有。已经与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兰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兰网”并且不在兰州晚报栏目下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兰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兰网联系。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